第七十四回 武后下旨捉丁山 三百余口尽遭灾(2 / 2)
就在这时,黎山老母正在蒲团上打坐,突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脸色骤变:“不好!徒弟梨花要救薛家,这可是违犯天条的大事!”她急忙驾云赶到长安,看到樊梨花正在施法,连忙喊道:“徒弟!今日金童星归位乃是天命,你若救薛家,违抗御旨,必定会在斩仙亭遭受凌迟之刑!”樊梨花见到师父,听了这番话,不敢违抗天命,只能跟着师父回山。
此时,八宝山连环洞的彭头老祖路过云端,看到一股冲天的杀气。他往下一看,得知是周天子要斩杀薛氏一家。老祖掐指一算,心中暗道:“薛家虽有此劫,但内有孤儿不该绝命,我且救他一救。”他抬手一指,一道金光闪过,将薛家一位孤儿带回了山中。
风停之后,张君左清点人犯,发现樊梨花和薛蛟不见了踪影,担心再生变故,急忙传令开刀。刽子手们手起刀落,薛丁山一家就此被斩首。张君左向武后复命后,又上奏道:“薛强至今下落不明,薛刚也在逃亡,此二人留着必是后患。请陛下下令,画影图形,在各处张贴告示捉拿他们;同时,将威宁侯王府拆除,改为铁丘坟。”武后准奏。张君左领旨后,将王府拆得片瓦不留,把薛丁山一家的尸首杂乱地埋在身。好在薛家有个叫王六的家人混在工匠之中,他暗中将薛家人的尸首尽量摆放整齐,才让薛家众人走得稍微体面些。
随后,张君左又传下旨意:“天下文武官员,若有人能捉住薛强、薛刚并上报,封万户侯;若有藏匿不报者,与罪犯同罪!”旨意一下,各处关津渡口严查过往行人,告示贴满大街小巷。铁丘坟四周,武三思派大刀王殿带三千人马守在左边,阔斧陈先带三千人马守在右边,还安排士兵日夜巡逻,他们认定薛刚定会来此上坟,只等他自投罗网。
再说说薛强,他没有回雁门关,而是打算前往西凉。一日,他行至八叉山,突然一阵锣响,无数喽罗从林中窜出,拦住去路索要买路钱。薛强毫不畏惧,挥枪厮杀,将喽罗们打得大败。喽罗慌忙上山报信:“大王!山下有一人经过,十分厉害,我们的头目都被他打败了!”八叉山的大王朱林听闻,勃然大怒,他跨上高马,手提大刀,带着一众喽罗冲下山来。
薛强见朱林红面长须,气势汹汹,便知来者不善,二话不说,挺枪便刺。朱林举刀相迎,两人刀来枪往,激战三十回合。朱林渐渐招架不住,正想拨马回山,只听身后传来一声娇喝:“爹爹,孩儿来也!”薛强转头一看,只见一员女将英姿飒爽,容貌出众。他暂时放下朱林,挺枪迎战女将。没打几个回合,女将抛出红锦索,薛强躲避不及,被当场擒住,带回山中。
朱林等人将薛强绑住,询问他的身份。薛强昂头说道:“我乃两辽王四子,原任雁门关总兵薛强!”朱林大惊失色,连忙下阶亲自解开绳索,将薛强扶上聚义亭,跪地便拜:“不知是爵主,多有冒犯,还请恕罪!”薛强连忙将他扶起,两人一番交谈。原来,这金镖公主是圣母娘娘的徒弟,她的师父曾说过她与薛强有姻缘之分。当晚,两人便成了亲。此后,他们在山中招兵买马,储备粮草,立志为家人报仇雪恨。
而在天雄山的薛刚,听闻雄霸到来,连忙与伍雄上前迎接。雄霸见到薛刚,怒目圆睁,大声斥责:“一人做事一人当!你犯下弥天大罪,连累父母兄嫂满门被斩!如今四处都在捉拿你,你却还蒙在鼓里,天下最不孝的人就是你!”薛刚听了这番话,只觉眼前一黑,晕倒在地。许久,他才悠悠转醒,放声大哭。伍雄赶忙上前安慰:“事已至此,哭也没用,咱们得赶紧商量报仇的办法!”薛刚哽咽着说:“我等不及了!我一定要先去长安,祭扫父母!”伍雄和雄霸再三阻拦,却拦不住薛刚的决心。
薛刚拜别二人后踏上旅途,一路上,他看到各处关津、村庄都张贴着捉拿他的榜文。无奈之下,他只能白天躲起来,夜晚赶路。好不容易来到潼关,城门却还未开。他只好来到相国寺,见到当家和尚梁乘。梁乘认出他是薛刚,惊讶道:“三爷胆子太大了!您看看,到处都在抓你,这长安,您怎么进得去?不如先在寺中住下,等有机会再说。”薛刚心急如焚,竟因此急出病来。
一日,小和尚来报,说魏相到寺中上香。梁乘连忙出去迎接,摆斋招待。席间,说起薛丁山蒙冤而死,魏相忍不住落下泪来。梁乘又说:“三爷为了此事,一心想进长安,却苦于没有办法。”薛刚在一旁急切道:“孙儿别的不怕,就怕进不了长安,只要进了长安,我就什么都不怕!”魏相低头沉思片刻,说道:“侄孙,你若真想进长安,就躲在我的轿子里,或许能行。”薛刚大喜,连忙拜谢。
魏相回到府中,等四下无人,唤出薛刚,又为他准备好三牲祭礼。薛刚将一条铁棍当作扁担,挑着祭品,准备出发。魏相再三叮嘱:“你祭完父母,千万不能回我府上,速速出城!一旦被人发现,性命难保!”薛刚拜谢后,挑起祭品,趁着夜色,朝着铁丘坟走去。来到坟前,想起家人的遭遇,他悲痛欲绝。为了不被发现,他打死更夫,扭断门锁,走进栅门,用石板顶住门,在坟前摆好祭品,开始祭奠。这便是“一祭铁丘坟”。而此时,外面守坟的兵将已经听到动静,他们能否成功捉拿薛刚?且听下回分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