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何为天时?帝崩也!(1 / 2)
天府三十九年年末。
武川军镇。
若是放到以前,这个节骨眼上的魏渊正在盘算着如何应付来自于朝廷的‘调令’。
数年前天地大势未曾降临,作为凡俗之中的大将军和三公之一,在外节制近乎三成的天下兵马,还是最为精锐的那种。
在年关将至,必定会接到朝廷要他前往京师述职的命令。
他也会心惊胆战的一次又一次的踏上回京之旅。
可是如今,却是大有不同。
物是人非事事休。
现在的朝廷,巴不得他一辈子不踏入京师之地呢。
如今的朝廷内部斗的越发激烈。
这种激烈几乎要演变至真正的朝廷对抗。
哪怕是许多早就退休的老臣都迫不得已重返朝堂,当做缝补剂给这座千疮百孔的陈国庙堂缝缝补补。
没办法啊,年轻一辈,年富立强的中枢大臣,早就被丧心病狂的陈太极杀光了。
有人曾问,太子,国之储君,帝王,国之君者。
回顾古今,从未见过太子能够与帝王分庭抗礼的。
如此一来,岂不是倒行逆施?岂不是笑话?
实则不然,权力是需要让渡的。
并非是强求握在手中,它便不会溜走。
陈太极老了,而权力从不会老去。
它需要一个新的人来执掌。
太子陈和,温良恭俭。
早早的就被立为太子,几乎没有任何阻碍。
一应门阀的中心一代全部在这几十年甚至太子小的时候便已经向着他靠拢!
陈太极雄才大略,尽管对于这位不像自己的儿子不是很宠爱,但是依旧未曾动过废弃的念头。
陈国民富力强,可是四处战火纷飞,内乱不停,打了这么多年了,也该休养休养了。
如若在上位一个喜爱兵戈的君主,这陈国也怕是延续不了三代。
而陈太极在位开疆拓土,打烂了异族,收复了土司,抗拒了东瀛,已经做到了一个皇帝的极致。
外加上年老力衰,早早的就退了下来,让太子监国。
几乎说,除了君主的这个位置,还有少数极为关键的六部缺位他时不时的问询之外,所有权力尽数归顺于太子麾下了。
故而才会出现如此两龙相争的局面。
当然,其中还有擎天监,各地门阀,甚至江湖上宗的手笔。
这些暂且不论。
话说回来。
霸服之中,李太义轻声叙述,身为夜航船的主舵人,他每日要处理来自大江南北夜航船的邸报不计其数。
其中有些看似重要却不重要。
有些不重要却隐隐包含细节。
有些轻描淡写的一笔而过其中孕育着惊涛骇浪。
有些浓墨重笔之下却全是苟且之事。
这些事情都要一一分别。
李太义开口道。
“按照时间来看,月余前,朝廷已经接到了我们的邸报,名义上北地还是隶属于朝廷,故而这篇邸报还是引起了不少的风波!”
“这一次覆灭东胡,犁庭扫穴,连带着长生天连消带打,可是让诸多百姓,门阀开了眼,震惊的更是无以为继!”
“民间来看,王爷的风评...竟然在好转????”
“王爷猜一猜...是谁说的好话?”
魏渊笑骂了一声滑头,随后接过来青鸟剥好的荔枝。
要是换做以前,这玩意可不会在寒冬腊月的北地吃到。
可是要归功于那两桑山,更是要归功于稷下学宫‘农学部’的一些学子。
当然了,农学部只是他随意取的一个名号,实际上在稷下学宫,还是按照古时的传统。
设立百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