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7章 秦子玉搜救忠臣,并州军深入草原(1 / 2)

加入书签

时间过得飞快,秦子玉吸收将军令进阶到五星将军后,便和拓拔飞雁一起来到吕家镇北部的溯方军镇,负责新军的编练工作。

吕布升职成为并州军主簿后,吕家军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了十万人。由于秦子玉是吕家军的核心人物,而且还有拓拔飞雁的协助,他成功获得了三万士兵的编制,并被授予偏将军的印信。

秦子玉接手溯方军镇后,立刻开始筹备新兵的招募事宜。然而,拓拔飞雁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主人,如果想打造一支百胜之师,通过招募新兵并进行训练这种方式,不但耗时耗力,还容易让心怀不轨之人有机可乘。虽然镇北军的主力在落日原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但实际上战死的人数不到一半,剩下的人中至少有三成能够从战场上逃脱。这些人都是经过实战考验的战士,他们具有宝贵的战斗经验,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如果能将这些人招揽过来,就能迅速组建出一支强大的军队。”

“你的意思是说只要找到被打散的镇北军,就可以迅速的拉出一支精锐大军?”秦子玉目光如炬地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将军,眼中闪烁着一丝兴奋和期待。

“这是自然,若是有镇北军精锐作为骨干,咱们这三万大军只需要三个月的磨合训练就可以成为一支劲旅。”拓拔飞雁嘴角上扬,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自己计划的坚定信念。

秦子玉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认同这个观点,但他随即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你的想法倒是不错。只不过就连实际掌控草原的鲜卑人都找不到镇北军残部的藏身之所,你我凭什么可以找到他们?”

拓拔飞雁笑了笑,似乎早有预料到秦子玉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轻轻地抚摸着下巴,沉思片刻后回答道:“大人有所不知,镇北军虽然已经被打散,但他们毕竟曾经是大汉帝国最精锐的军队之一,有着严格的纪律和组织。即使在草原上分散开来,也不可能完全失去联系。而且,我相信他们一定隐藏在某个地方,等待时机重新集结。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寻找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秦子玉听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知道寻找镇北军残部并非易事,但如果真能找到他们,对于重建军队将是极大的帮助。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按照你的计划去寻找镇北军残部。但你必须保证不会让士兵们白白送死。”

拓拔飞雁立刻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地向秦子玉行了一礼,大声说道:“请大人放心,末将必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说完,她转身离去,开始筹备寻找镇北军残部的事宜。

三日后,完成准备工作的拓拔飞雁终于找到了秦子玉,并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主人,鲜卑人并非找不到镇北军残部的位置,他们只是不愿强攻罢了。镇北军作为大汉帝国三大精锐之首,其实力不容小觑。之前鲜卑人以五十万大军对阵十万镇北军,虽取得胜利,但也元气大伤。如今面对据险而守的百战精锐,鲜卑人若要强攻,必然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所以,我们只需打开一个缺口,就能获得一支精锐力量,同时还能结合实战经验优化镇北军的训练大纲。”拓拔飞雁说得眉飞色舞,显然对这个计划充满信心。

然而,秦子玉却怒不可遏地吼道:“你的意思是说,鲜卑人对镇北军残部围而不攻,仅仅是为了减少自身伤亡?可恶至极!”他无法接受鲜卑人的这种做法,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修真相关阅读: 重生高考后,被咬成男神 七夕天后演唱会:分手快乐 快穿之BOSS的小公主不好当 姑爷下山,有眼不识金镶玉 绝世高手在都市当打工人 欢迎加入六班 小咸鱼在七零,一不小心成模范啦 我成了光之巨人 白天卖衣服,晚上缝尸体 修仙:我真没想当舔狗! 先婚试爱:闪婚后大佬又野又浪 末世:女人消耗的物资,万倍返还 序列:吃神者 北美悍警:从洛城巡警开始 离婚你提的,再婚你哭什么 要命!禁欲王爷太撩人! 六界之外幽冥传说 最强肉法:神明降世望着我的血量进入沉思 四合院之开局敲诈易中海 女友嫌我精神病,我在末世捡黄金 直播间卖鱼竿,轰动军工界! 神医丑妃太凶猛,禁欲残王逆天宠 轮回乐园 来自游戏世界的火系法爷 无敌徒儿,下山后绝色师姐随你挑 重生后,我被绝美老婆倒追了 高冷校花重生了,疯狂倒追我 离婚后,我成了隐形大佬 港综:枭雄是怎样炼成的 开端:开局潘凤很慌张 开局封王,从建立镇诡司开始 懒汉虎妻 大家都御兽,凭什么你御女神 综影视之司颜 原神,我在娘化提瓦特的日常 穿越成黄毛的我决心远离女主 穿书炮灰美人赖上了魔尊大反派 刚开学,高冷校花约我吃饭 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 我看到女神的乳腺癌大军马前卒 被逐出宗门后,师尊师姐后悔终生 寒门帝师 美人棺 直播问答:我乃天道星神 开局,大帝师尊求我争夺序列弟子 阴阳鼎 奋进 被逐出师门,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 万倍复制,我是末世大反派 新官路商途 神武丹尊 玩家重载 肝到厨神才算开始 鸣人只想做死神 割鹿记 诡道长生:我在诡异世界封神 全球末世,旅行青蛙帮我囤物资 被宗门放弃后,步入巅峰 道爷,咱们一起成仙! 印象底色:许亦斌文艺活动笔记